微思 07 - 看破分數,看透酒:我們如何品酒

因緣.酒

為何品酒?
為何飲酒?
品與飲之別?
為何品嚐不同的酒?
你會喝不同的酒嗎?
你會在意喝什麼酒嗎?
為什麼在意?
為何有些人一直喝同樣的酒?
為何有些人只喝90分以上的酒?
誰打的分數?

酒是瓶中世界,有多少是如此看待酒類飲品?
有多少酒留下永遠的回憶?
有多少酒只在社交平台上留下影子?
有多少酒被遺忘?

我們是為了酒中故事而分享品酒經驗嗎?
我們是為了酒標和價錢而分享品酒經驗嗎?
我們是為了酒影射外在的光鮮亮麗而分享品酒經驗嗎?

裝與不裝

我曾經拜訪一個酒莊,他們把品酒室蓋在山坡上。 參觀的人需要開過一個用按鈕開的大鐵門,通過蛇行上坡的石子路,經過一排排的葡萄藤才能夠到達。 這個品酒是有個室外品酒區,可以俯瞰他們的葡萄園和山下的景色。 這些在相片上看上去很漂亮,但是酒的品質和服務卻有天釀之別。

就在我正在思考為何這個酒莊和他們酒的品質差別那麼大的時候,有一群年輕人剛在我旁邊的桌子坐下,他們第一句話就是:「看,我們真高尚!」

品酒給人有高大上感覺其實沒什麼不對,但是整個品酒的過程還是停留在視覺上的外在感受 - 大多數的人還是重視拿著酒杯與品嚐高貴酒標的感覺,還是重視別人的眼光多過於杯中的故事。 其實除非我們能夠進化成更高等感受力的生物,我們無法聞到或嚐到別人杯中的酒,我們只能從目前的現實條件允許之下傳達感受。 但是我常常問自己,是否有更有效的方式?

品酒的世界裡,老手和新手往往互相嗤之以鼻。 老手看不起新手經驗與知識的不足,新手看不慣老手高高在上的感覺。但是由於品酒有絕大部分是內在的感受,新手很難能夠完全了解變成專家究竟需要投資多少心力、時間與金錢。 把這些所有的阻礙集結起來,很可能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對開始這個旅程充滿猶豫與質疑,也是為什麼這個圈子其實很小的原因 - 我跟世界上所有其他的圈內人,應該也只有二到三度的分隔吧。

但是,很多人往往覺得好像需要對酒類全盤了解以後才能聊酒,好像不懂酒是多丟臉的事情一樣。面子跟酒其實沒有人想的那麼大關聯。 我們如何更有效地分享我們的品酒感受呢?

常常有人問我:「你是酒類專家,你最喜歡喝什麼酒呢?」

我的答案都往往是:「我喜歡探索,什麼都想嘗試,但是如果有什麼喜好和價位,我有一些推薦的酒讓你嚐嚐。」我推薦的酒不是依照分數、產區,甚至不會受品牌影響。 而是依照對方的喜好,和我想要分享的經驗。當我聆聽酒的故事時它們給我的感受,我也希望對方喜歡。 這時候其實價位對品酒感受多少會有影響。

我曾經嚐過一些不同「品酒專家」打100分的酒,有時候這些酒不一定能夠比一些連90分都不到的酒更會傳達精彩的故事。 當然,這些分數多少有一些品質上的指標在,但是有很大的主觀成分在裡面,每個專家的喜好都不同,所以打分數的方式也都不同。

當我看到同為滿分酒但是價錢相差懸殊的時候,我真的不覺得分數除了行銷上有其他的用處,當然也不能傳達這些酒的格局。

所以,我想要尋找更能夠有效傳達酒的故事的方式。 希望讓更多人產生對酒的熱情,近而想要更進一步了解與學習。

我試著以主觀與客觀的角度撰寫我的品酒紀錄。 這個品酒紀錄會依我收到的建議與感想繼續進化:


主指標

Presentation 19.001.jpeg

希望能夠一目瞭然的品質指標。當然雖然我盡量以客觀角度品鑑,但是這個指標也會收到當時品鑑的不同條件影響:保存狀態、何時開瓶、酒的溫度和室溫等。 指標的中間點代表「好」越右邊越高,越左邊越低。

表現力|格局

  • 故事是否精彩

  • 風土條件的表現

    • 風土條件 (Terroir) 包括區域代表性: 天氣、土壤、地勢、甚至當地特別的種植與釀造技術。

  • 葡萄品種的表現

濃縮度

  • 香味與口味的強度

  • 味道種類是否清晰易見

複雜性

  • 花果香、醇香、老酒香的內涵

  • 第一|花果香:葡萄種類本身發酵後的味道

  • 第二|醇香:釀酒過程因技法不同而產生的味道,橡木桶、酒泥攪拌、乳酸轉換、二氧化碳浸漬、氧化等。

  • 第三|老酒香:酒成熟而產生的味道

  • 所有味道是否和諧

性價比

  • 酒的品質與價錢是否合理?

  • 這個評價是以加拿大卑詩省的市場而定。

  • 指標中間點代表價錢合乎品質,大部分的酒會落在這個指標的中間區域。

架構指標

這個指標會更詳細的分析酒,讓讀者能更準確的了解這個酒的架構。這部分也會附帶口味上的描述。

Presentation 19.001.jpeg

甜度

  • 這個酒多甜?其實並不光是甜型或干型那麼簡單。

  • 有很多干型的酒會有些遺留糖分 Residual Sugar (RS)。

  • 全干型指標裡不會有任何顏色,例如零添加香檳。

酸度

  • 酸味促使的口水分泌程度

  • 酸度是讓葡萄酒清新的主要成分,也同時可以平衡甜度。

丹寧

  • 丹寧是葡萄皮上的成分,讓牙齦與舌頭上有乾澀的感覺

  • 如圖,白葡萄酒不會有這個指標。但是新起的橘酒(Orange Wine)就會有

  • 附帶的品酒描述會進一步敘述丹寧的性質:滑順、厚實、熟成度等。

酒體

  • 酒的整體口感

  • 像在喝水還是喝濃湯?喝低脂奶還是全脂奶?

  • 酸度、糖分、丹寧、酒精、味道濃縮度都會影響酒體。

平衡

  • 口味和架構互相是否和諧?

餘味

  • 美好的事物在餘味裡滯留多久?

適飲期

  • 這在試著窺視未來,看這個酒在適當的保存狀況下是否能夠變得更好喝。

  • 這個主要是在看酒是否太早喝還是已經過了試飲期。

  • 比較是個建議指標而不是硬性指標。 有些人喜歡享受新鮮果香而喝年輕一點的酒,有些喜歡成熟的老酒滋味。 見仁見智。

  • 指標附帶的時間是依照酒的架構與口味而建議適飲時間。 有些因為丹寧與釀酒人的初衷而適合陳年的酒(如某些波爾多與年份波特酒),建議還是有點耐性比較好。其他的真的沒有那麼多的規矩。

  • 有些酒可以在適當保存狀況下能夠放好幾十年,但是並不代表我們就應該等那麼久。 多嘗試不同熟成度的酒來暸解自己喜歡的口味與想要聆聽的故事。 不要太在意別人的批評。

看破分數,看透酒

回到最初的問題,如果不是為了不同的體驗,我們為什麼品不同的酒? 酒禪的品鑑方式主旨在有效地傳達分數傳達不到的信息。 也希望藉此方式讓更多消費者對學習和探索酒產生熱情。

您的感想是我們的動力。這個品鑑方式將會因為您的參與越來越好。

Previous
Previous

Thoughts 08 - Detail

Next
Next

Thoughts 07 - Looking Beyond Wine Scores: The Way We Taste